自平衡法,是一種基于在基樁內部尋求加載反力的靜載荷試驗方法。相應地,這種 試驗方法的實施技術,稱為“自反力法測樁技術”或者“自平衡法測樁技術”。根據現有可查 證的檔案記錄,被國內冠之以”自平衡法“之名的樁內預埋加載設備進行基樁承載特性檢測的方法,最早于1960年代有以色列AfarVasela 公司提出并實施。與傳統的堆載法不同 , 該技術是在施工過程中將按樁承載力參數要求定型制作的荷載箱置于樁身底部, 連接施壓油管及位移測量裝置于樁頂部, 待砼養護到標準齡期后 , 通過頂部高壓油泵給底部荷載箱施壓, 得出樁端承載力及樁側總摩阻力。
而基樁自平衡檢測法是在樁身中間預埋荷載箱,利用樁自身反力的平衡實現對樁 身的加載,是接近于豎向抗壓、抗拔樁實際工作條件的一種試驗方法,可確定單樁豎向抗 壓、抗拔極限承載力和樁周土層的極限側摩阻力、樁端土的極限端阻力。雖然自平衡試驗應 用廣泛,但是對于后壓漿處理的試樁,在進行自平衡法測試時,預埋的注漿管會因荷載箱的 張開而拉斷,影響后期注漿 ;嚴重時,甚至返工,增加了施工周期及勞動強度。因此,針對上 述問題我們研制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利用隔離套管將注漿管與樁身灌注的混凝土 隔開,在進行自平衡法測樁后,能夠保證預埋的注漿管在荷載箱位置不被拉斷的用于自平 衡法測樁的樁端后注漿注漿管防拉斷裝置。
用于自平衡法測樁的樁端后注漿注漿管防拉斷裝置,如圖 1 所述,其包括樁身 1, 樁身 1 內部預埋的注漿管 2。所述的樁身 1 內部下端預埋有荷載箱 3,且其內部還設有注漿 管 2,其注漿管 2 兩端穿出荷載箱 3 及樁身 1 ;所述的注漿管 2 外側設有隔離套管 4,上端設 有鋼堵頭 5,下端設有注漿閥 6,且隔離套管 4 上端穿出樁身 1 的頂部 ;其隔離套管 4 上下兩 端對稱的設有密封墊 7。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利用隔離套管將 注漿管與樁身灌注的混凝土隔開,在進行自平衡法測樁后,能夠保證預埋的注漿管在荷載 箱位置不被拉斷,不會對后期注漿產生任何不利影響。